-
金燦榮:特朗普也許到頭了,但特朗普主義沒有
導讀上週,特朗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廈一事,震驚世界。特朗普向來劍走偏鋒,這些在他計劃之內嗎?社交賬號全封,主流這次徹底怒了?“特朗普主義”會遭到徹底清算嗎?
觀察者網針對這些問題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
【中通快遞香港查詢】
觀察者網:上一次採訪您曾指出,特朗普擅長“破”而不擅長“立”,此次特朗普鼓動“進京勤王”,可以説“破”得相當徹底,您認為特朗普是否考慮了這麼做的後果?
金燦榮:特朗普是名投機商人,他在政治上的行事風格也很具有投機性,這是他的性格所致。他身邊給他出主意的人也不怎麼靠譜。特朗普不靠譜,他們比特朗普更不靠譜,嘿嘿,他們也沒有想到最後會發展到衝擊國會的局面。特朗普的團隊肯定是預演過這次行動,但沒計算到這個結果。
他們認為,如果外面會有幾萬人遊行,再加上國會里的一些呼應——已經有140個眾議員、13個參議員表示要挑戰選舉結果——這樣外呼裏應,內外施壓,彭斯作為聯席會主持人再操作操作,沒準選舉結果可以翻盤。
另外,特朗普的支持者們問題也很大,除了文化水平不高,種族主義情緒還很強,覺得人和人不一樣,他們這羣人再怎麼鬧,警察也都會放他們一馬。
打扮成維京人的特朗普支持者與國會警察對峙 視頻截圖
當然,此次事件主要責任肯定是在特朗普,但是他的支持者們的素質也決定了他們很難理性地按照程序行動,走向打砸搶可能性很高。
因此綜合來看,特朗普的賭徒性格、周邊人的慫恿、對美國體制的錯誤估算以及“紅脖子”們的個人素養,多種因素造成了這次國會遭到衝擊的事件。
觀察者網:臉書、推特都表示永封特朗普賬號,主流媒體針也在全面聲討特朗普。您覺得特朗普這次是不是徹底激怒到美國主流社會,讓他們團結起來了?
金燦榮:美國主流從16年開始就在排斥特朗普,這背後反映的是美國社會的分裂。特朗普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把美國社會的分裂以很誇張的形式表達了出來,讓世人看到。但凡美國社會矛盾不那麼大、老百姓不那麼憤怒,他都當選不了總統。而特朗普的個人性格又善於把矛盾進一步擴大化,導致社會進一步撕裂。
此次美國國會遭衝擊,更加反映着美國的社會問題有多複雜。那麼多人敢於闖首都、衝國會,證明特朗普主義在美國很有社會基礎,很多人實際上非常支持特朗普他們。去年有7400萬人給特朗普投票,這些人是非常團結的,他們對此次大選、對特朗普的評價肯定跟主流社會不一樣。雖然媒體會經常報道一些人“背叛”特朗普的新聞,但實際上只有極少數的人在跟他拉開距離,這個極少數本身也屬於共和黨建制派的人物。支持特朗普主義的主要力量沒有改變。
下面就要看美國怎麼處理自己的矛盾。《大西洋月刊》直接説“今天我們目睹了美國的一場政變”。這是定性,但定性之後改怎麼處理是另一個問題,一旦處理得不好,就會導致社會更進一步撕裂。
美國主流的徹底團結現在還談不上。這次也只是因為特朗普做得比較過火,所以主流們需要集體發表下自己的立場,但原本就激烈的政黨紛爭並不會因此消失。
觀察者網:您認為這次美國主流是否會下定決心將特朗普主義徹底從美國抹除?
金燦榮:沒那麼樂觀,特朗普主義目前抹除不了。
特朗普主義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兩黨主流集團共同對美國社會的不負責任。過去幾十年,美國內部嚴重市場化,資本備受青睞,中產遭到壓迫;在外部,美國利用其強大的金融優勢在國際上收割韭菜,金融業一家獨大,但收穫的利潤沒有分配給美國老百姓。金融業吹起金融泡沫,但整個實體經濟是在萎縮。社會貧富高度分化,結果造成民眾不滿。這是兩黨要共同承擔的責任。
社會羣眾的不滿構成了特朗普主義的社會基礎,有了這樣的社會基礎就會產生特朗普現象。特朗普現象就像海洋上的泡沫,泡沫可以破掉,但其下面的暗潮還在。我不認為這次事件足以消滅特朗普主義。
主流社會這次表達的憤怒也主要針對的是特朗普個人,精英層覺得他玩得太過頭了,要懲罰他。
而特朗普主義的社會基礎沒有動搖,精英階層只要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特朗普現象很可能會捲土重來,4年以後再冒出一個更聰明、知識水平更高、但主張的觀點本質上跟特朗普無異的新“特朗普”來,利用這樣的社會基礎去謀取政治權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白紫文 
-
世衞團隊正評估中國新冠疫苗,或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2021-01-12 07:2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國新增確診19.7萬例、死亡1779例
2021-01-12 07:18 美國一夢 -
世衞證實:日本發現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01-12 06:46 日本 -
“川粉”新陣地也涼了
2021-01-11 23:05 美國一夢 -
“澳大利亞多州示好,中國購房者不為所動”
2021-01-11 22:16 -
CNN乘勢拱火:封了福克斯!
2021-01-11 21:57 美國一夢 -
拜登將提名他為CIA局長
2021-01-11 21:30 美國政治 -
日本記者挑事提問,趙立堅:你沒好好聽吧?
2021-01-11 20:04 中國外交 -
美國務院發言人忙“滅火”
2021-01-11 19:23 中美關係 -
“你被終結了,總統先生”
2021-01-11 19:00 美國一夢 -
非洲首個接種新冠疫苗國家,中國提供
2021-01-11 19:0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
習近平就客機失事向印尼總統佐科致慰問電
2021-01-11 18:11 中國外交 -
“不買英美疫苗,完全不可靠”推特:誤導信息,刪了
2021-01-11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習近平致電祝賀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2021-01-11 17:45 朝鮮現狀 -
被斷網後,“財路”也…
2021-01-11 17:39 特朗普 -
教皇為國會騷亂死者祈禱:要保護美國社會的民主價值
2021-01-11 17:00 美國一夢 -
美國取消美台交往限制,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2021-01-11 16:33 中美關係 -
被印軍扣留的中國士兵已交還我方
2021-01-11 16:18 龍象之間 -
“自由國際秩序”只是西方的自戀
2021-01-11 15:41 中國論壇
相關推薦 - 那個先動手的印度軍官“火了”,背後可真諷刺 評論 43412名港人持BNO移民英國,大鬧機場後被遣返 評論 412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國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評論 146中國何時取消澳大利亞產品輸華禁令?商務部迴應 評論 213亞裔在美頻頻遇襲,美反華記者“火上澆油” 評論 260最新聞 Hot
-
那個先動手的印度軍官“火了”,背後可真諷刺
-
“巴西現在完全依賴中國,沒得選”
-
白宮用N95,卻要發佈口罩給窮人:美國製造,美疾控説能用
-
巴菲特搭檔批特斯拉和比特幣:無法在跳蚤和蝨子間分出高下
-
印“吹牛”官員走了,“牛學考試”也黃了
-
12名港人持BNO移民英國,大鬧機場後被遣返
-
拜登向台灣求“芯”?美高官這麼説
-
美“抗疫英雄”人設一崩再崩:被曝邀助手打“脱衣撲克”
-
CNN披露“最高機密”:卡舒吉案與他有關
-
亞裔在美頻頻遇襲,美反華記者“火上澆油”
-
奇了,美媒怪中國“閉關鎖猴”
-
數字人民幣,中國又有新動作
-
美軍高官:當前美國反導重點不在中俄伊朗,而是…
-
英衞生大臣上節目求感謝,主持人:謝你讓我們死了13萬人?
-
“美國也就領先中國一兩年,不是五年十年”
-
“我們謙卑地請求聯合國成員,支持我們重返人權理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