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者網一週軍評:這個火箭軍明明超強,卻過分謹慎
【中通快遞香港查詢】
本週,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首次亮相,關於這種戰鬥機的性能和新的特性,自然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那麼殲-20的繼續發展和大批量入役,以及我國航空工業的下一步究竟如何,讓我們來説説。
此外,本週74集團軍在新年開訓時首次展示了正式列裝的新型箱式火箭炮,它的射程能夠有效覆蓋台灣全島。火箭炮都這麼能打,那麼裝備東風導彈的火箭軍,它的任務又是什麼呢?都開始裝備東風17了,原有的東風11、15準備在對台作戰裏怎麼用呢?這是我們第二部分要説的內容。
殲-20的新發展
2011年1月11日殲-20戰鬥機的首架原型機首飛,至今已經十年整了。
在這十年內,我們一步步看着它發展成熟,距離解放軍官宣其具備初步作戰能力也已經有好幾年了。如今該機已經裝備了我軍多支作戰部隊,成為我軍制勝空天的關鍵裝備之一。
不過關於殲-20的生產速度問題,不僅是我們自己,也更是緊盯着我們發展步伐的對手最關注的問題。
本週美國方面宣佈,將F-35進入“全速生產”的時間推遲到“明年的某個時間”。
這裏需要解釋的是所謂“全速生產”,並不僅僅是指技術成熟度和供應鏈情況,更主要的其實是美國空軍是否與洛克希德簽訂“跨年度採購協議”,按照這個協議,洛馬將和空軍簽署一個一攬子涉及上千架飛機生產的合同,並且要在此後的規定時間內,按照規定的成本拿出指定數量的飛機。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繼續延遲IOT&E階段(工程研究與發展)對於洛馬來説反而更加“有利可圖”,意味着他們將可以繼續按照低速生產所規定的成本來製造F-35,而實際生產的速度並不會慢太多。
對於洛克希德來説,每年120架的利潤可能比每年140架還高呢,所以着什麼急啊
按計劃,2020年洛馬應該向美國國內外用户總共交付120-125架F-35系列戰鬥機,而按照“全速生產”的規定,這個數字應該是140架。
相比之下,我們的殲-20的生產速度應該還停留在每年幾十架的水平,而成飛目前已經建立了3-4條脈動生產線(當然並不是全部用於殲-20的生產),僅從最終組裝的速度來説我們當然應該遠遠超過目前的生產能力。
這就要説供應鏈的問題了。
其實這從前幾年咱們就在説了,殲-20的生產速度瓶頸不在於最終組裝,而在於為其配套的關鍵設備,從雷達、航電、機身結構關鍵部件到發動機等等等等,這些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速度才是決定殲-20實際生產速度的關鍵問題。
我們此前也説過,殲-20的研製生產是“特事特辦”,用“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進行的,許多廠家都是突破了航空工業傳統選出,而他們中標的零部件很多都屬於“超標”件,而要讓這些廠家大批量交付“超標”零部件其實是有困難的。當然之後我們又花了幾年時間,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精力來提高這些廠家的生產能力和規模,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廠家擴建,工人培訓,基礎供應鏈的磨合——這週期肯定不是一兩年就能搞定的。
還是我們之前説過的,蘇聯解體前提出的蘇-27生產能力倍增大工程,涉及的問題和我們差不多,其中有一些,比如“禮炮”發動機廠從只生產部分AL-31F發動機零部件的配套廠發展成一個能夠生產完整發動機的總體廠,實際上是後來我國投資進行的,花費的時間,即使去掉中間蘇聯投資中斷到我國開始注資這之間的幾年,也要有十年左右。
對於俄羅斯來説蘇-27產量提升計劃最後的結果是多了伊爾庫茨克和新西伯利亞兩個廠,提供了更多的外貿機型
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擴大殲-20產能的時候也一樣碰到了。
我們看到美國航空工業造F-35的速度快,有很多人忽略了美國幾十年的工業基礎積累。
高端工業的積累是非常緩慢的一個過程,因為它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尖頂上的那一點點,需要下面若干層的無數中、低端的積累。我們開始研製殲-20的時候其實正處在我國的高端工業能力剛剛露頭的階段,從每個單項項目的“金字塔尖端”取那麼一塊,來組成殲-20,而要再增加這“金字塔尖端”,意味着需要打造更多的“金字塔”。
美國這幾十年來已經造了很多金字塔,而我們則是每個領域可能就那麼一個,要想擴大殲-20的產能,實際上需要對我國航空工業,乃至整個工業基礎進行全面的擴大和升級。
不過殲-20本身也是這一方面的開路先鋒,為了它而擴大的工業基礎,在未來也一樣可以用來生產同等水平,乃至更高水平的其他產品。這就好像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航空工業進行了大幅度的擴大,之後他們的生產能力就一直傲視世界,是一樣的。
國外對於殲-20的説法,大家一直都知道,長期處於眾説紛紜,玩兒命貶低的狀態。最新的説法是認為殲-20沒有機關炮表明敏捷性不行,不能制空作戰什麼的……
作為一種第四代戰鬥機,機炮格鬥能力不比三代機弱,這已經是很厲害了好嗎?不就是一杆炮嘛,給他裝上就是了
這反正就是挺搞笑的,凡是看過之前航展上殲-20飛行表演的人都不會這麼説,2018年航展之後美國的航空網站就已經在説,殲-20展示的性能表明它具備強大的制空格鬥能力。只不過我們也要知道,大部分國外新聞媒體對於軍事問題的觀察也都是隨口這麼一説罷了,跟他們認真就輸了是不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堵開源 
-
美台進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國防部迴應
2021-01-07 16:25 台灣 -
法國將採購3架E-2D艦載預警機
2021-01-07 16:03 -
印度空軍又掉飛機了 這次買新的?
2021-01-07 13:53 -
國產發動機版本殲-20加入空軍序列
2021-01-07 11:20 長空鑄劍 -
美國人又想起醫院船 但她卻在……
2021-01-06 14:4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英國部署航母 美媒非説“中國正在觀察”
2021-01-06 14:28 南海局勢 -
時隔6年 英國又有能用的航母了
2021-01-05 21:27 -
安徽一“00後”男子被武警部隊退兵並被實施懲戒
2021-01-05 17:34 -
新箱式火箭炮再次亮相 射程覆蓋台灣島
2021-01-05 14:54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兩艘美艦穿航台灣海峽,解放軍全程跟蹤監視
2020-12-31 09:26 -
美媒:三亞基地未來能永久駐紮中國航母
2020-12-30 16:06 中國海軍 -
東部戰區組織備戰打仗先進表彰
2020-12-29 19:59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洛馬:今年向全球交付123架F35戰機
2020-12-29 15:40 -
與現役軍人妻子非法同居,江西一男子因破壞軍婚被判刑1年
2020-12-29 14:54 依法治國 -
俄軍正式進入“五代機時代”
2020-12-28 16:51 俄羅斯之聲 -
科幻!西藏軍區展示單兵數字化作戰系統
2020-12-27 15:52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
解放軍又來了,台媒:這次路線“罕見”
2020-12-26 13:46 兩岸關係 -
俄外交部:願意將“先鋒”高超音速武器納入軍控範圍
2020-12-26 10:28 俄羅斯之聲 -
中國兵器:我國曾引進T-72坦克,定名“六四式” 坦克
2020-12-24 17:04
相關推薦 - 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評論 36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仲裁員存在歧視 評論 299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評論 521納瓦羅走出白宮,拎着一張涉華照片 評論 258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評論 810最新聞 Hot
-
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
“只要政府批准,匈牙利成首個接受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
-
“最後瘋狂”!美國又制裁6名中國官員
-
“最後,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
-
特朗普即將下台,美國最大擁槍組織申請破產
-
台灣當局:今年大陸返台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
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仲裁員存在歧視
-
兇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
“蓬佩奧事件”發酵,“美國之音”記者要求領導辭職
-
“國會山淪陷時,他感覺自己被背叛了”
-
澳大利亞的“雙標”,被本國專家扒得乾乾淨淨
-
蘋果要花1億美元幫助消除種族主義
-
美政府炒“脱鈎”,坑了在華歐企
-
那天,FBI恐怖分子監控名單上數十人都去了
-
法智庫做“白日夢”:一邊限制技術轉讓,一邊和中國做生意
-
都快走了,他還想着對國會“使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