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抗擊新冠經驗:在美國太不容易了
只要不是病入膏肓,美國政府就建議在家自行療養;如果個人非要檢測不可,必須有醫生的處方。中午試圖和我的家庭醫生聯絡,電話被診所的接待員轉接給護士。她聽完我的描述,然後很簡單地回答説必須有高燒和咳嗽才會提供檢測。這完全在意料之中。[全文]
-
糖尿病已是嚴重公共健康問題,建議開徵果糖冷飲税
糖尿病成為頂尖等級的公共健康議題,嚴重性甚至超過了幾年前的霧霾問題。而對果糖和冷飲徵收營業税,相對減低排放來説,實在是輕而易舉還增進税收的好事。現在學術上的結論已經很清晰,實際政策的可行性也已有許多國家先行驗證。[全文]
-
波音衰敗的根源是隻為股票期權服務
波音的文化基因被從根本上修改,管理層是清一色的MBA。股權服務、削減成本、趕工出貨,一切以市場份額和利潤高低為價值標準。通過幾任高層的改造,波音從一個偉大的工程公司轉變為以利潤為最高目標的商務企業。[全文]
-
谷歌宣稱“量子霸權”,純屬忽悠大眾的商業宣傳
Google的量子計算器雖然算是先進,但距離實用目標還有至少九個數量級之遙;現在就宣稱勝利,純屬忽悠大眾的商業宣傳。[全文]
-
為什麼中國對波音737 Max必須重新認證
波音在同一份文稿裏面,居然一再強調MCAS不是為了彌補這個不穩定性(因為“沒有不穩定性”),而只是為了維持與舊式737同樣的操作感覺,以避免飛行員重新認證的必要。這就好像説,我沒有殺人,只不過是參與了扣扳機的過程。[全文]
-
波音本末倒置,中國載人登月卻大有可為
中方仔細研究一下ACES/Depot設計,那麼就能揚長避短,繞過開發100+噸級火箭這個大難關,在長征五號稍微成熟穩定之後,馬上可以開始載人登月計劃,因為長征五號只須要送燃料,有些風險也可以承受。如此一來,不但節省十倍左右的經費,而且在2030年之前就能成功。[全文]
-
波音737MAX的缺陷是低級的,是內部組織文化腐敗的結果
737Max對波音的生意太過重要,即使真相逐步揭露,波音仍然必須儘快止損,恢復交機。所以波音現在的策略必然是謙卑地承認MCAS的缺陷,然後啓動所有的公關資源,把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MCAS的改進上。[全文]
-
為什麼大對撞機本身不是一個好的基礎科學
實際上我並不反對基礎科研,大對撞機雖然沒有實用價值,也不是我批評它的原因。我以前強調大對撞機在工業技術上的引領效應其實微不足道,純粹是為了響應王所長自己在這方面所做的誇大宣傳。真正的批評重點,在於大對撞機本身不是一個好的基礎科學,這是因為它背後根本沒有任何合理的科學理論。[全文]
-
美國把“域外管轄權”做成了大生意
過去十幾年,美國司法部門的企業犯罪案件轉向為針對沒有美國國內政治人脈的外國公司。這些律師和顧問原本就是司法系統的行內人,只需要法律上找到一點藉口,在司法的執行細節上就可以運用自由裁量權來做利潤最大化。[全文]
-
美國真判了一個“外國説客”
曾經在美國政壇呼風喚雨的馬納福特接受宣判,十八項罪名中被定罪了八項,都是逃税或與其直接相關的罪行。這似乎是美國司法系統的又一次勝利,但是如果仔細檢視詳情,就會得到相反的結論:亦即馬納福特雖然行為極為囂張,會吃上官司卻是極特殊情形下的獨例。[全文]
-
如果貿易戰真成了持久戰,歐洲的態度很重要
如果是希拉里當總統,中國面對的就不止是中美雙邊的貿易爭執,而會是美歐日澳的羣毆了。特朗普的America First與舉世為敵,日澳韓等國只能逆來順受(例如南韓在美韓自由貿易協議上,剛做出一系列單向的退讓),歐洲卻極為尷尬,一時之間無法選邊站隊,只得靜觀鷸蚌相爭。[全文]
-
為什麼國際物理界沒有太重視悟空的這次發現
在11月30日發表於Nature的論文,號稱在1.4TeV的能階上可能發現了暗物質衰變產生的電子,雖然被中國官方廣為宣傳,英文的大眾媒體也多有報道,但是如此驚人的結果,物理專業的博客卻對它基本無視,Nature自己的網站也沒有出新聞報道。[全文]
-
宣傳中國的量子衞星,別把“哥本哈根解釋”混進來
量子力學是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是哥本哈根解釋;兩者是獨立的理論,甚至不在同一個學科裏:前者是實驗可以驗證的,所以是物理,後者則是對前者的邏輯解釋,屬於物理數學。愛因斯坦的確對前者和後者都有質疑,但我們不應該把兩個分別的反對意見混為一談。[全文]
-
楊振寧投稿國際期刊遭拒 是國外審稿比中國嚴?
近日,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的文章引起熱議,文中提到楊振寧迴歸後投稿國際著名物理學期刊PRL遭拒,從此將科研文章主要投給中國物理刊物的往事。有評論指出,國際期刊PRL有“冒犯”業內大咖的底氣和勇氣。楊振寧投稿國際期刊遭拒,卻在中國期刊順利發表,真的是因為國外審稿比中國嚴?[全文]
-
批評全球暖化論的人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
全球暖化是一個非線性的問題。温度增高4°C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遠高於2°C時的兩倍;對農業、工業和居住環境都會造成很大的改變,會打消現有許多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重複投資。對任何關心貧苦民眾的人來説,怎麼能輕視它呢?[全文]
-
專訪| 太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別在某些科學領域浪費資源
這個世界有很多實際問題需要聰明人來解決。浪費太多心血智慧在近乎無解而且與國計民生完全無關的題目上,不是對人力資源的最佳配置。中國科學界要健康發展,除了政府出錢之外,還必須要避免非理性、商業性的炒作等等歪風,美國主導的高能物理,是前車之鑑。[全文]